19.5公里的盐田海滨栈道碧道
西起沙头角中英街
终于背仔角灯塔处
一头连着“一街二制”百年人文
一头连着蓝天碧海自然风光
山海相拥,港城相融
本期“水工程水文化融合案例”
一起走近盐田海滨栈道碧道
02看半山悠然、半城山海上的
01水文化
【工程基本概况】
盐田海滨栈道碧道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属大鹏湾水系,是环湾国际水岸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世界第一长海滨玉带”美誉。栈道西起中英街,途经沙头角、盐田港、大小梅沙,东至背仔角,长19.5公里(海岸线长度),是大湾区东进主动脉。栈道现全线贯通、全新开放,成为展现盐田区山、海、港、城相融共生的生态活力人文滨海碧道。
【工程兴修背景】
盐田海滨栈道碧道
自2007年建成开放以来
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2018年
遭受超强台风“山竹”吹袭
栈道多处损毁
此后,盐田区政府
对栈道进行修复重建
为兼顾重建和发展,盐田区政府以栈道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打造山海港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绿色发展福利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重建后的栈道
有哪些特点呢
01坚持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安全水生态廊道
海滨栈道碧道所在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达到海水第一类标准。栈道采用桩基结构重新进行模块化设计,防风暴潮、抗风浪性能显著提升。建设时以“保护生态、统一协调、全线贯通”为原则,整体选线效法自然,充分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基底,形成防灾安全、融合地貌的自然岸线。
02强化活力贯通,塑造功能复合魅力海岸
海滨栈道碧道沿线强化与公交等交通设施的衔接,打造人性化入口空间,实现漫步径、跑步径、骑行径“三径”无障碍贯通,打通登高望海、绿道观海、栈道临海、海岸亲海4层碧道空间视线,沿线设置多个主题观景平台,3座驿站(智慧书房)和灯光夜景,可满足市民观光、健身、阅读、游憩等多种功能。
|“三径”无障碍贯通
| 多个主题观景平台
03注重多元培育,带动文旅经济融合发展
海滨栈道碧道串联东部华侨城、大梅沙海滨公园等著名景点,以及海鲜街、奥特莱斯等特色商圈,举办徒步、环保、海洋水上运动、旅游节、音乐节等各类丰富文体活动,构建集海港观光、生态自然、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滨风情度假岸线,带动“碧道+文化”“碧道+旅游”“碧道+经济”多元发展。
海滨栈道碧道
以水为脉,以文为魂
积极带动文旅经济融合发展
PART.01 培育滨水文化带,促进“碧道+文化”发展
以听海智慧图书馆等为载体,打造“红色主题+智慧服务”红色书房,举办读书阅读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学习交流、互动阅读平台,全面激发全民齐学党史的热情和动力。
栈道串联拥有百年人文、“一街两制”的中英街,曾经的“海上吉普赛”村落盐田旧墟镇,古老而文艺的七彩村落大梅沙村,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举办沙头角鱼灯节、疍家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港风+海洋+艺术”元素共融的多元文化长廊。
沙头角鱼灯舞
PART.02 培育滨水旅游带,促进“碧道+旅游”发展
盐田区大力实施“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战略,2020年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海滨栈道碧道沿线串联烟墩山国际友好公园、大梅沙海滨公园、东部华侨城、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金色海岸码头等著名景点,与半山公园带遥相呼应,形成“海滨玉带环绕,山水林城相依”的水城共荣碧道格局。
栈道所在海域举办过数十场帆船、帆板、海岸赛艇等国际、国内顶尖水上运动赛事,成为全民共享、全民参与的海洋资源、海洋水上运动平台。节假日期间海滨栈道及周边景点单日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
PART.03 培育滨水经济带,促进“碧道+经济”发展
海滨栈道碧道与海鲜街、大梅沙海滨公园、奥特莱斯等商旅资源相通,兼具生态科普、文化创意、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商务商业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旅游全域化、供给全季化、服务精细化,打造了集海港观光、生态自然、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滨风情度假岸线,充分释放“碧道经济效应”。
19.5公里的盐田海滨栈道碧道
活力贯通、风情无限
正是“山、海、港、城”共荣共生
人水和谐共乐共享的
秀美盐田画卷的典型代表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