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为唯一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0-10-20 14:2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是经中央批准、由生态环境部授予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市县的一项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定位要求,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生态环境部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支持下,经过努力,全市10个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唯一实现全域创建的超大型城市,在此基础上深圳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真抓实干,持续高位推进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历届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深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0-2025年)》等系列文件,持续高位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第一总指挥、市总河长,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国创新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列为全市三项“一票否决”事项之一,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的绿色政绩观。推动各区将创建工作目标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将细化分解任务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探索制定地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指引,建立并完善摸底评估、辅导培育、指导创建、督查巩固“四步法”覆盖创建全过程工作模式。积极贯彻跨省生态扶贫工作部署,指导建立干部挂职交流、生态产业扶持、产销对接帮扶等生态扶贫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扶贫方案任务。

  忠实践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深圳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中,注重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将理念内化为实际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

  一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创新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深圳注重生态文明立法先行,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先后制定颁布地方性环保法规6部、政府规章6项、规范性文件61件首创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制度,被国家环保立法吸收。同时,深圳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规定,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东部湾区(含盐田区、大鹏新区)为试点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特区”,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率先试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

  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全面推进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早在2005年,深圳就创新性地建立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将近半国土面积土地实施“铁线保护”。在此基础上,将超过20%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所占比例在珠三角核心城市中位居前列。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生态保护路径,率先从城市尺度全面系统开展陆域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率先开展城市区域级别的多元素多层次立体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率先启动城市生态及生态红线监测监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城市的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体系和成果应用路径,出台我国第一份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率先发布了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价值(GEP)核算平台。2019年,自然保护地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4%,提前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2020年目标。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荣获“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称号。

  三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圳是一座土地面积1997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环境压力巨大,治污任务艰巨。早在2004年成立了治污保洁工程领导小组,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统筹、统揽全市环境治理项目,共实施任务超过3000项,累计投资超过3500亿元。近年来,超常规补齐水污染治理短板,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用4年时间补齐了近40年的水环境历史欠账,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持续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2019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自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创历史最好水平。编制国内首个土壤环境背景值地方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效良好。

  四是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建市以来,深圳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由劳动密集的“深圳制造”向创新驱动的“深圳创造”转变。目前,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规模以上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四个为主”特征。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 2.69万亿元,经济总量已居亚洲城市前五,在粤港澳大湾区排名第一。万元GDP能耗、水耗总体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和11%,单位 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PCT 申请量连续16年排名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每平方公里产出GDP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近年来,深圳坚持以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绿色福利”。先后获评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精心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建成绿道2400公里,公园数量1090个,公园绿地500米覆盖率达到90.87%,成为名副其实“公园里的城市”。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系统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打造高品质宜行城市。新建建筑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总面积超 1.1 亿平方米,打造绿色建筑之都,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六是坚持“美丽中国全民行动”,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深圳在发展过程注重践行绿色发展观,鲜明提出“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坚持“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持续打造具有时代引领性的“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设计”“深圳品牌”。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本教材。率先在全国开展绿色系列创建,已建成自然学校15所、环境教育基地26个,培育环保组织140多个,创建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公交、绿色家庭等绿色单位1241家,环保志愿者超过22000人,环保志愿义工规模全国最大。涌现出“深圳义工联”“深圳民间河长”、国内首个政府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的城市自然公园等典型环境社会团体实践案例。

  使命担当,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

  站在40周年新的起点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将勇担可持续发展先锋使命,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国际热点领域加强示范引领,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打造全球交流合作窗口,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枝繁叶茂,以深圳为样本充分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深圳的窗口作用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源:深圳特区报 日期: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