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一到清明就下雨?
按照成因,降雨分为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和台风雨四类,清明时节南方的雨主要属于锋面雨。
所谓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相遇时的交界面。由于暖空气较轻,被抬升到冷空气上方,当温度降低后就逐渐冷凝形成降雨。
清明节气,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减弱,而来自海洋的暖空气占主导地位,暖气团沿着冷气团徐徐爬升,形成暖锋。由于暖锋移动速度较慢,一般会带来连续性降水,而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雨。这就是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而不是“雨哗哗”。
在我国的东部地区,锋面雨带会发生季节性移动,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期;相反的,雨带未覆盖到的区域降水较少。
春末(约 4~5 月),雨带主要位于华南地区,带来较多降水,也就是俗称的“龙舟水”。而此时距离北方的雨季(约7月下旬~8月上旬)还很远,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蒸发加剧,地表缺乏植被覆盖,裸露的沙土遇上大风就会形成沙尘天气。据中国天气网统计,1991~2020 年,二十四节气中,平均扬沙日数较多的,集中在清明、谷雨期间。
除了锋面雨,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可能会出现对流雨。春分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我国受到的太阳辐射增强,地面不断升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形成对流雨。这种降水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变化较快。
如果恰好遇上冷空气,冷暖气流激烈碰撞,就会出现如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的强对流天气。3~4 月,对流雨主要在华南地区出现,到了 5 月,对流天气开始在全国地区进入高发阶段。(来源:科普中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