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常重视强降雨的防御和内涝处置工作,自2014年连续暴雨后,我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内涝防治措施。第一是制定了防洪排涝近期整治计划,2015年起,按照标本兼治、近远结合的原则,通过紧急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以达到标准内暴雨不涝不积水、超标准暴雨内涝积水时间显著缩短的目标,使群众反响强烈、受涝严重的区域灾情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减轻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二方面,我们结合历次暴雨灾情,对全市易涝积水点进行动态排查统计,制定内涝点名单并进行整改。及时统计梳理每场暴雨所暴露出来的新增内涝点,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批对外公布防汛责任人,形成常态机制。要求各责任人对所负责内涝积水点提前制定交通疏导和人员转移方案,完善道路积水警示标识系统,完善相关部门联合处置机制,摸清内涝成因,落实治理和临时度汛措施,推进内涝整治工程按计划完成。
第三方面,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涝管理。一是建立联席值班制度,成立了专业人员组成的道路积水联合处置队。降雨前,处置队提前上阵处置道路积水;二是加强易涝点在线监控。截至目前,我们在全市建设了约170个内涝自动化监测仪,配合全市5万个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动态监控重点区域的积水内涝情况,三是在联合市交委制定了《深圳市易涝区域警示标识设置参考方案》,在容易积水路段画设涉水线,在易涝区域设立积水警示牌和水位标尺,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目前全市各区已设立积水警示标识和涉水线332处。四是建立易涝点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各区(新区)易涝点治理项目整治进度,督促各区(新区)尽快完成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