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参加本期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陈春浩同志做客深圳水务网,就“幸福河湖 绿美深圳”与各位网友在线交流。欢迎您,陈局!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通过在线访谈节目就“幸福河湖 绿美深圳”跟大家直接交流,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据了解,深圳河湖长制工作连续5年获得“省考”优秀。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深圳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圳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市、区两级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湖长体系,全市共有四级河长1399名,湖长1252名,形成党政主导、水务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局面。河湖长制以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和执法监管为主要任务,涵盖了治水的方方面面;实施范围包括河道、水库、山塘、湖泊、小微水体,可以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水库(湖泊)都有自己的河长。河湖长制既是治水工作机制,其实质就是责任制。“十三五”期间,全市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各级河长湖长切实把治水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舍得投入,建管并重,用4年时间基本补齐了40年水环境设施短板。深圳水环境实现了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河湖水质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地表水四类的飞跃,全市河流更清了,水源更优了,管网更畅了,岸线更美了。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充分显现,这充分证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全符合我市市情水情,是河湖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开创性的重大政策举措,是一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
主持人: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碧道600多公里,能否谈谈碧道建设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呢?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碧道建设进展及成效】建设万里碧道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创新举措。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万里碧道建设,将碧道建设摆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充分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的政治高度来谋划推进。深圳有着丰富的河湖水系和海岸带资源,率先描绘了“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碧道建设愿景,提出了打造“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态廊道、优美休闲漫道、独特的文化驿道、绿色的产业链道”的碧道建设内涵,编制了《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年)》,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建成683公里。茅洲河碧道、大沙河碧道、石岩湖碧道、新洲红树碧道等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碧道游览人数达到165万人次。茅洲河碧道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大沙河碧道获评“广东省最生态碧道”,茅洲河大沙河同时获评“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碧道建设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未来碧道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今年6月1日召开的广东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省委黄坤明书记强调,要“以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深入推进治水治林工作,打造幸福河湖,建设绿美广东”,明确提出要以万里碧道建设带动实施水面整治、沿岸绿化、道路建设综合一体的碧带建设,在碧道建设的基础上,升级打造集安澜生态水带、绿美景观林带、文化休闲带、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多功能水陆生态廊道。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幸福河湖的建设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落实“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建设计划,高品质推进碧道(带)建设,加强城市绿色廊道与河湖水系的连接,促进水产城融合发展。在水域保护基础上,大力推动水上运动和滨水经济带建设,发展绿色水经济。同时,在东江取水口和光明湖两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基础上,加快推动全市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滨水生态休闲空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主持人:据了解,全省正在开展水经济试点工作。深圳在水文化建设、发展绿色水经济新业态等方面有什么动作?市民可以有哪些期待?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水文化建设方面】我局认真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水文化建设的部署安排,创造性地将散落在各处的水景点、水设施、水文化场馆串珠成链,在全省率先发布贯通江河湖海、彰显人文底蕴、增进民生福祉的深圳“水文旅地图”,并制作了智慧导览小程序,将30个碧道、引水工程、水库等设施,以及周边的25个文娱设施串珠成链,形成12条精品水文旅路线。市民群众可以以探索、步行、健走、郊游等沉浸体验,实现在大都市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享得了美”的绿色生活方式,让“水文化”成为这个城市全新的名片。
【绿色水经济方面】我市在碧道建设中,鼓励各区根据区域现状及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水域综合功能,引导植入水上运动或建设滨水运动场所,丰富市民滨水活动空间。如茅洲河碧道吸引市船艇队回归,水上运动学校入驻,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更是吸引广大市民争相前往观看,极大丰富市民的滨水体验。大沙河碧道打造特色水上赛艇运动,深圳首个赛艇俱乐部在此落户,累计已培训学员近千名,有效促进赛艇运动发展。在探索“碧道+水上运动”、“碧道+文旅”等模式基础上,将以龙华区观澜古墟水经济试点为契机,将古村复兴与滨水空间改造相结合,打造与城市历史文脉紧密相连的滨水活力岸带,充分发挥已建、在建碧道及服务设施效益,结合水经济试点经验,逐步推广运用到其他条件较为成熟的碧道项目,以点带面,激活全市水经济繁荣发展。
【未来的期待】目前,我局正组织开展适宜水上运动河湖建设规划,深入研究在河湖水体开展水上运动的可行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亲水乐水的日益增长需求。接下来,我市将以碧道(带)建设为载体,打造更多具有深圳特色的水场景、水活动,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市民滨水休闲的便捷性和通达性,让市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充实。
主持人:当前,深圳正在开展“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的规划建设,请您介绍一下碧道建设与其有什么关系?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的工作部署,计划整合深圳现有的蓝绿空间、城市形态、文化资源,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的魅力生态骨架,构建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形成蓝绿廊道织网的公园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让山海城关系从相依到相融,推动生态深圳、宜居深圳、美丽深圳全面升级,营造和美宜居的幸福家园。
碧道是山海连城计划的重要组成,据统计,有超过70%的规划碧道线路与山海连城计划相吻合。其中,“一脊”中有24座规划的湖库型碧道与之相连,“一带”与我们碧道规划的滨海型碧道基本一致,“二十廊”中有12条水廊与规划的河流型碧道完全吻合。
主持人:近年来全国极端天气频发,9月7-8日深圳遭遇了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接下来深圳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有什么举措?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强烈,突发性、极端性灾害天气呈频发、多发趋势。9月7日傍晚到8日上午,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深圳遭遇极端特大暴雨袭击,打破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7项历史极值,罗湖、龙岗等区积涝严重。如何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高应急救灾处置能力是当前我市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升“河道行洪能力、重点部位抽排能力、城区内涝防范能力”三大任务目标,加快打通河道管渠行泄瓶颈,消除干、支流堵点卡点,建成稳固通畅的行泄洪水安全网。对于重点防护区域和对象,要实施重点区域的泵站、水闸提升改造工程,建成强劲有力的抽排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各建(构)筑物管理单位的防汛主体责任意识,加快补齐低洼区域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自身防御设施短板,特别是针对本次地下空间受淹的区域,要尽快完善建(构)筑物自身的防涝设施封闭圈。同时,要不断完善防汛“四预”措施,强化预案演练和执行,增强各部门各单位“群防群治”和全社会“自救互救”能力。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陈局参加本期在线访谈,下期再见。
嘉宾: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 陈春浩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2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