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市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重点组织开展了防风防汛、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节假日安全生产等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受监水务工程质量安全形势稳定。现将第三季度监督检查等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受监项目情况
第三季度质监站共监督项目16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个,合同工程完工或竣工验收5个。截至9月底,受监项目使用固定式起重机械共41台,其中施工升降机4台、塔式起重机12台、门式起重机20台、桥式起重机5台。正在实施的危大工程95处,主要为隧洞工程、深基坑、起重吊装。
(二)专项工作开展情况
为提升在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集中查摆消除质量检测、安全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质监站邀请行业专家,于6月-9月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监督人员105人次、专家70人次,共对11个重点水务工程(19个标段,涉16家质量检测机构、10家安全监测机构)进行了检查和帮扶,发现整治质量检测问题218项、安全监测隐患128项,并及时向项目法人出具专项检查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为应对“韦帕”、“米娜”和“桦加沙”等台风,第三季度质监站先后开展了5轮台风和强降水防御专项检查。超强台风“桦加沙”登陆前,质监站组织7个检查组,累计出动115人次进行了台风防御专项检查,督促参建各方严格落实台风防御措施。
(三)检查及监督文书情况
第三季度质监站累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246项次。针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下发24份预警通知书、28份整改通知书和1份停工整改通知书(详见表1),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处理。
表1 监督检查项目分布表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质量安全管理行为
单位资质和人员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部分项目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主要管理人员“i深建”考勤率低,未严格到岗履职;两制平台工人工资发薪率偏低;人员资质审查不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交底不到位等问题。
程序、制度执行方面,主要存在部分项目设计变更、质量评定等工作程序办理滞后,模板支撑架等未进行验收已投入使用,原材、中间产品、设备未严格落实使用报审手续,部分隐患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
工程资料方面,主要存在签字、盖章不全,工程资料滞后于现场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监测报告等资料缺少关键参数、内容、结论,部分工程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规范等编制依据已被新版本替代等问题。
(二)施工质量监督
原材和实体质量抽检方面,质监站共对83个在建水务工程(其中市管项目27个,区管项目56个)的55类检测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测,发现存在管道卫生性能、围网立柱涂层厚度、焊缝、混凝土厚度等7项质量问题。
钢筋混凝土工程方面,主要存在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裂缝、错台等外观质量缺陷,部分裂缝存在渗水情况;部分项目混凝土施工缝未进行凿毛处理或凿毛不充分;部分混凝土构件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部分项目钢筋锈蚀未按规定处理,钢筋焊接长度不足、焊接质量差,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或偏小。
护砌及排水工程方面,主要存在喷混分层不连续、不均匀、局部钢筋网片裸露;锚喷支护锚杆孔内未注浆或注浆不饱满密实;隧洞或井壁局部渗水;基坑、边坡无排水措施,基坑内、坡脚积水等问题。
土方开挖和回填方面,主要存在隧洞开挖不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回填材料不满足设计要求或掺杂建筑垃圾,未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夯实等问题。
(三)安全文明施工监督
施工机具方面,主要存在未及时进行维护、试验,起重机械钢丝绳断丝,挖掘机等移动机械设备未安装声光电报警装置,风扇叶片、角磨机砂轮等危险部位缺少防护罩,施工车辆车轮磨损严重,使用螺纹钢代替防脱插销等问题。
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方面,主要存在边坡支护不到位,洞口临边防护栏杆设置不规范,脚手架、模板支撑架、上下(逃生)通道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人员未系挂安全带或系挂不规范,部分应急设备配备不足等问题。
临时用电及消防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配电箱设置不规范,电缆线拖地敷设,配电箱内部分保护元件缺失,维护电箱时未设置专人监护,个别配电箱接地体埋地深度不足,配电箱未配备灭火器或灭火器配备不足,液化气存储间监测仪器失效等问题。
文明施工方面,主要存在施工现场裸露土体未100%覆盖,易起尘区域湿法作业不到位,水土保持措施不足,现场材料无遮盖和保护措施,工人宿舍营区部分位置积水、排水不通畅,工人宿舍蚊帐配备不足,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足或不规范等问题。
(四)检测、监测专项检查
质量检测方面,主要存在检测机构委托不规范;检测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检测方案编制不规范,依据不全面,方案内容不完整;检测频次不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检测参数不全,检测报告内容不完整;养护室和工地试验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安全监测方面,主要存在人员组织架构或设备配置不符合要求,监测方案报审不合规、内容不完善,监测点保护不足、标识不清,监测基准网复测频率不满足规范要求,监测记录填写、监测成果编制不规范等问题。
三、分析与建议
(一)加强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工作
第三季度质监站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专项检查发现,在建水务工程在检测监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检测监测方案审查、检测监测活动规范性、工地养护室和试验室管理等方面亟待加强。各责任单位应结合检查报告、问题清单,全面落实整改;各单位应举一反三,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二)加大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力度
第四季度是我市水务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和“冲刺期”,容易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也是水务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建设单位应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检查、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质量把关;严格落实危大工程安全管控,加大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落实火灾风险防控措施
第四季度天气干燥、火灾易发,而工地消防设备配备不足或失效、临时用电不规范问题依然突出,参建单位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定期开展设施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正常有效。加强动火作业、油气存储及作业、电动自行车停充场所及工人宿舍用电、食堂燃气等安全管理工作。并举行专项演练和培训,加强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降低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