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返回首页

海绵城市优秀项目——盐田港后方陆域西南片区海绵化提升改造工程

信息来源:深圳市水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5-03-11 15:4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盐田半山公园带上,环抱于梧桐山,深盐路和滨海栈道之内,是片区内生态自然休闲服务网络中重要节点。项目总面积约3.11万平方米(不包括水体面积),主要分为中青溪和永安路排洪渠两块区域,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采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等设施,对盐田港后方陆域西南片区永安路排洪渠、中清溪沿河周边区域进行海绵化提升改造,同时结合景观设计,打造韧性安全、蓝绿交织的坡地海绵体系。

  二、海绵城市建设内容

  根据本项目山谷台地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已有地形高差,结合景观设计需求,对项目范围内的雨水径流进行组织,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布局不同海绵设施。

  (一)透水铺装

  此次改造打通慢行系统,增设透水铺装滨水步道,透水铺装面积为930.25平方米。

图片1.png

透水铺装

  (二)下沉式绿地

  儿童活动场地周边采用下沉式绿地做法,绿地内设置溢流口,实现场地雨水滞蓄消纳,下沉式绿地面积为316.18平方米。

  (三)植草沟、雨水花园

本次设计植草沟144.61平方米,雨水花园面积108.47平方米。

图片2.png

雨水花园

  (四)旱溪

  结合主入口广场,采用生态旱溪的形式,旱溪规模为126.68立方米,形成雨水径流浅表通道,汇集广场周边雨水径流汇集,实现雨水净化后排放进入水体。

图片3.png

生态旱溪

  (五)海绵科普标识系统

  项目结合海绵设施平面布局,与碧道标识牌充分融合,形成海绵科普标识系统。

图片4.png

海绵科普展示牌

  三、海绵城市效果评估

  项目建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达到80%,能够满足上位规划要求的80%的目标。

  1.构建立体雨水排放系统,保障防洪排涝安全:通过构建山体防洪、坡地滞蓄、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雨水排放管理系统;

  2.高标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内容,打造山地丘陵型海绵优秀项目;

  3.打造生态化蓄洪净化河道,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地形、水体与上部空间,构建多层次生态走廊,理顺区域山水关系,打造,构建了集休憩、登山、观海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海绵立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