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规定》为什么重要?
一是践行先行示范区使命,深化海绵城市改革创新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践行先行示范区使命,深圳正努力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实施模式以及投融资方式,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带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二是提炼、固化实践经验,提升海绵城市制度效能的需要。《管理规定》的出台,可以构建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三位一体"的海绵城市制度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能。
三是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治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的需要。随着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实践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市实际进行海绵城市专项立法,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的法治保障机制。
二、《管理规定》有哪些亮点?
《管理规定》以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进程为主线,包括总则、规划管理、设计和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五十七条。
(一)理顺各部门职责边界,健全海绵城市管理机制,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方协同共治新格局。
在政府主导方面,将海绵城市工作机构的管理职责法定化,对各部门协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进行清晰界定,同时落实市区两级政府的主体责任。
社会参与方面,以资金扶持,表彰奖励和经费保障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方位保障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完善规划传导体系,逐级分解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加强规划引领。
《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传导体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海绵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等方面逐级分解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明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全方位落实规划管控要求。
一是强化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底线要求。《管理规定》归纳提炼出海绵城市建设和设计的一系列必须贯彻落实的基本指标要求,并以法条形式进行规定,且与后续的法律责任条款相关联,以大幅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的刚性约束。
二是对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设定工作要求。《管理规定》对建设项目前期,用地规划许可、方案设计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了规定,并明确各环节对应各部门的职责要求。
三是明晰建设项目各参建方职责。《管理规定》衔接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流程。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与要求作出规定。
(四)厘清运行维护责任,提升设施整体功能。
《管理规定》以专章形式对海绵化设施的运行维护作出规定,对海绵化设施的运行维护责任主体、运行维护制度、服务标准、保护要求和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以确保海绵化设施正常运行。此外,还明确海绵化设施资料移交,运行维护机制,应急处置、服务标准和保护要求等内容。
因地制宜分类明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全方位落实规划管控要求。一是要求相关部门依职责对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进行监督,督促建设项目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二是强化市、区两级海绵工作机构的监管力度。市、区海绵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进行年度实绩考评,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如发现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涉嫌违法的,应当依法移送有权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行维护等单位违反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将其违法行为依法作为不良记录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