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计划近日正式公布。根据计划,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安排拟新提交审议项目5件,继续审议项目8件,预备项目11件。其中,前海、河套等深圳新时期改革发展重大平台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领域都是今年立法的“重头戏”。
立法护航前海河套改革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合作平台,河套合作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深圳经济特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立法项目,目前已经过一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河套条例立法工作专班,专班成员由市人大常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福田区政府、河套发展署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相互支撑、共同发力。当前,立法工作专班正围绕条例所涉及的深圳园区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科技创新、金融及税务、海关出入境、产业发展等主要内容开展专题调研,对标国家赋予河套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深入分析深圳园区建设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不断完善条例相关制度设计,努力为河套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另一个承担国家战略的重大平台——前海今年将启动被称为其“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的修订。这是该条例于2011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大修”,以更好适应前海“扩区”后的需要,以立法引领和保障前海的跨越式新发展,加快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法治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45万亿元,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细胞基因、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多部单项立法。在此基础上,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圳经济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为深圳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破解基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短板,重塑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深圳是国内最早探索创业投资的城市和本土创投行业的聚集地,市人大常委会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作为今年立法重点工作之一,以巩固行业成功经验,打造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多层次创投平台,形成对创新型企业全方位支持体系,营造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局面。
与东莞开展茅洲河流域协同立法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治水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狠抓城市河流水体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茅洲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条曾经的“墨水河”已变身“生态河”,被评为全国首批18个美丽河湖案例之一。
如何巩固这条深莞跨界河流的治理成果,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茅洲河保护列入立法调研项目中。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筹安排,今年我市拟以“小切口”形式与东莞开展茅洲河流域协同立法,在计划安排衔接、联合调研论证、同步制定修改等方面加强立法协同,力求既解决流域共性问题,又兼顾地市个性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茅洲河沿岸共管、共治、共赢发展。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始终要把立法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时间服从质量、数量服从质量,坚持急用先行、成熟优先,确保每一部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