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观澜河、新洲河、大沙河等多条河流上,龙舟赛事火热开赛,船桨击水、龙头齐进,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近年来,深圳市以水为媒、兴水之利,大力发展水上运动,面向社会发布“水文旅地图”,发展全域绿色水经济,不断探索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的新路径,提升全市滨水空间价值,全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古老”龙舟赛掀起全新浪潮
端午节当天,一场精彩绝伦的水上竞渡盛宴在深圳市新洲河上演。河面上,参赛者劈波斩浪,奋楫争先。龙舟赛事不仅让河水欢腾,还带动了深圳文旅的消费热。除了激情澎湃的龙舟赛,还有武术、街舞、说唱等多元融合的文艺演出,以及艾草祈福、兰汤沐浴、点雄黄等传统习俗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深圳结合全市河流特点和运动需求,发展以赛艇、皮划艇、桨板、龙舟项目为引领的水上运动,大力开展水上运动,助力水经济繁荣发展。
南山区成立大沙河和鹭赛艇俱乐部,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有效促进消费,拉动就业创业;宝安区推动深圳市体工大队皮划艇队回归茅洲河,累计培训皮划艇运动员近150名,在杭州亚运会等各类体育赛事中多次摘得金牌;光明区成立以赛艇为主,皮划艇、桨板、龙舟等多种项目结合的综合水上运动中心,已举办多项赛事,带动包括青少年培训、赛艇装备、赛事运营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发展。
从“水竞技”到“水经济”,深圳市以赛营城,延伸水经济产业链,将体育竞技、文化交流、产业振兴融为一体,打造体育旅游新消费场景。
“水文旅程序”激活“流淌的历史”
2023年,一张涵盖了山海生态、历史人文、城市景观、特区精神、科普教育、田园风光等各类主题的水文旅地图,打开了人们通往深圳“水世界”的大门。
深圳市水务部门将散落在全市各处的水景点、水设施、水文化场馆串珠成链,积极对接“山海连城”计划,推出12条贯通江河湖海、彰显人文底蕴、增进民生福祉的首批水文旅线路。
深圳市水务部门启动全市域水文旅地图智慧导览系统开发工作,借助微信小程序为市民打造水文旅主题路线出行的“随身导游”。小程序可一键导航至各个水文旅景点,具有场馆预约、语音讲解等功能,不定期发布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市民游前、游中、游后的多样需求,在促进深圳水文化、水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让治水红利最大程度惠及广大市民。
在这个“随身导游”上,龙华区的观古通澜线十分热门。在观古通澜线上,一座起源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清末民初的观澜古墟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深圳市现存最为完整的客家风格历史街区。2023年,观澜古墟全面投入商业运营,依托观澜河,衍生出了灯光秀、电影节、古墟集市等经济新业态,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2024年上半年,观澜古墟总客流量达119万人次。
深圳坚持以水兴文、以文惠民,以水润城、以业兴城,“文化经济”持续点亮深圳经济,点亮着深圳居民的美好生活。
水文化成就产城融合的“水经济”
谁能想到,曾经被称为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茅洲河,如今成为白鹭蹁跹的网红打卡地。经过全流域综合整治,茅洲河水环境稳步提升,2023年干流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茅洲河流域建成集生态、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优美碧道。
以“茅洲绿丝带,滨河心享地”为主题,茅洲河流域中心精心布局,科技智谷、活力走廊、魅力产城、碧道客厅、科创水岸五大功能区域相互辉映,治水、治产、治城融为一体。
多所高水平大学先后引入,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入驻,各大重点项目沿着茅洲河蜿蜒展开,形成深圳又一条千亿级的产业创新走廊,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日茅洲河“产教融合,人水共生”的绿色发展,成为大湾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的生动缩影。
一场场水文化主题活动也在持续开展。深圳水务部门以“河你在一起”为品牌,组织开展走读河湖、沿河读城等系列活动,以及水文化大讲堂、市民看东江、
小手护水土等专题活动,市民们踊跃参与。
今年6月13日,近百位中外少年儿童分批走进光明湖水利风景区(公明水库),共开展四期水情教育系列研学活动。据统计,光明湖水利风景区自2023年8月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各类团队近300场次,多家国家、省重点科研机构在此设立研学点。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水利风景区充分发掘“营地﹢景区”“营地﹢研学”“营地﹢体育”等模式,形成水主题鲜明的近郊露营景区,有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从治水到兴水,深圳正积极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与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带动全域滨水空间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