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桥
走进罗湖口岸,在广(州)深(圳)铁路东端有一座饱经沧桑的铁架桥,它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香港,是深圳最古老的桥,也是中国第一条通往世界各地的桥——罗湖桥。
▲现今罗湖口岸全景
▲20世纪50年代罗湖口岸全景
▲今日罗湖桥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深圳河上就有一座石板桥,到清朝变成了木桥。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正月,广九铁路开工时,中英双方商定修建三孔的罗湖桥,到了1911年底,中英两段铁路接轨联通,从此,罗湖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建成初期的罗湖桥
罗湖桥可谓是“历经磨难”,抗日战争期间两次被拆毁,直到1949年10月19日,随着深圳解放,罗湖桥才再一次回到人民的视野。
▲1941年12月日军越过罗湖桥进攻香港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宝深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罗湖海关
当时的罗湖桥桥面狭窄,只能走火车,桥上也没有顶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多次对罗湖桥进行改扩建。今天的罗湖桥双层人行桥竣工于1985年5月,而现在的铁路桥建于2003年9月,出于防洪需要,桥的跨度增加了8米,而百年历史的铁路老桥被整体平移到香港,作为文物被永久安置。
▲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罗湖人行桥
▲新罗湖桥沿用原桥设计,卧在深圳河上;老罗湖桥被平移到香港一侧梧桐河边
当年,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奠基人邓稼先、郭永怀、钱学森,以及李四光、华罗庚等一大批科学家和各界名人,从海外归来建设新中国时,都是从罗湖桥入境的。上世纪60年代初开通的,专门为香港同胞供应生活物资的“三趟快车”,也是从罗湖桥上过去的。
▲1950年7月罗湖桥头旅客过关时的情形
早年,罗湖桥因环境脏乱,河水黑臭,严重影响了口岸形象。经过治理,如今的罗湖桥水环境面貌焕新,这里腥臭全无,河岸空气爽朗,河水缓缓流动,浅岸鱼游。
▲现今罗湖桥水环境面貌焕新
罗湖桥见证了深圳河两岸风雨沧桑,跨越了百年历史长河,如今正在“双区”建设的新征程中,续写新的传奇!
(文章图源:方向生态、网络)
开放时间:06:30 - 24:00
预约指南:免费,免预约
导航定位: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口岸
地理位置: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63号
交通指引:
1.公交站【火车站西广场】8路;321路越站车1;M373路;B842路,导航前往罗湖口岸,步行约391米。
2.公交站【火车站】1路;12路;E13路;17路;E17路;82路;M205路;M401路;高峰专线73路,导航前往罗湖口岸,步行约358米。
3.地铁站【罗湖站A出口】地铁1号线,导航前往罗湖口岸,步行约3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