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是沙井的古称,沙井古墟拥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一条古老的河涌从沙井古墟中蜿蜒而过,经辛养旧村、沙三旧村、蚝四旧村,流入茅洲河一级支流衙边涌,它就是龙津涌。
鸟择林而栖,人择水而居。古时人们以龙津涌为轴线在两岸生活,形成东西两侧宗族村落。时光流转,龙津涌经历了从汹涌澎湃到涓涓细流的变化,见证着沙井村落的兴衰。
▲龙津涌东西两侧的宗族村落
龙津涌环绕在归德盐场盐课司衙门的南边,盐课司衙门是深圳古代的经济中心,而归德盐场是宋元明清时期广盐的重要生产基地。龙津涌沿岸历史风貌建筑众多,除了归德盐场盐课司衙署旧址,还有800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建于明代的“生命之泉”——围头井,以及古庙、古祠堂、古牌坊、古树等,是深圳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一片历史风貌保护区。
▲清康熙《新安县志》有关归德盐场的记载
▲龙津石塔
▲围头井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条并不宽敞的河流污染严重,逐渐变成了“墨水河”。2019年,龙津涌开创性采用了双层的河道系统,用雨污分流的方法解决污水排放问题。河道的纵剖面上层是雨水通道,下层是污水箱涵。此外还采用了还路于河的措施,把一些不必要的道路线宽减窄,适当增加水体宽度,把空间还给河流水体和河岸景观。
▲龙津涌河道与路况
现如今龙津涌水面清澈,河水经过布满鹅卵石的河床缓缓而流,沿岸花草绿树相映成趣,老屋高低错落。
▲龙津涌的老屋
沿河行走,可以欣赏一场“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看潮流与历史碰撞交融。蚝、盐、海这些本地元素,以装置、影像、壁画、涂鸦、论坛、市集等形式展示,为龙津涌注入新的活力。河道边的芦苇肆意生长,充满着生命的欢乐,驻足岸边,好不惬意。逛累了,可以在石椅上静坐,感受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休闲草地上平躺,享受岁月静好的休闲时光;也可以在亲水台阶边戏水,体验河流的原始魅力。
▲龙津涌的壁画
▲游客在龙津涌戏水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沙井古墟看看焕然一新的龙津涌,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慢生活吧!
(文章图源:方向生态)
开放时间:24小时开放
预约指南:免费,免预约
咨询电话:29693006
导航定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
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大街与下冲路交叉口东20米
交通指引:
1. 公交站【东塘村】650路;779路;M341路;653路,导航前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步行约600米。
2. 公交站【辛养村】M159线;779路;781路;M254路;M598路,导航前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步行约1000米。
3. 公交站【明珠市场】M388路右环;779路;781路;M254路;B895路,导航前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步行约700米。
4. 公交站【沙井街道办】M413路;M341路;779路;781路;P183路;P183A路;P214路;B833路,导航前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步行约900米。
5. 公交站【民主西环路口】337路;650路;779路;M331路,导航前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墟遗址,步行约600米。
地铁【沙井站】11号线,站外打车或骑行2.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