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沙墩陂,水流汩汩。”在大万世居东边约170米有一处陂坝——沙墩古陂坝,始建年代不详。这座陂坝的故事,在岁月长河中漂流,只待有缘人将它打捞。
▲大万世居位于图中央,沙墩古陂坝在其东边
大山陂水从大山陂水库坝流出,一路流至坪山公园附近,最终与坪山河融汇在一起。大山陂水中段处的水位被抬高,形成跌水景观。此处便是沙墩古陂坝。
▲大山陂水
古代深圳建有很多陂堰,而沙墩陂是深圳唯一现存的古陂堰工程,十分珍贵。沙墩陂以土石建成,坝体分两段,总长53米,高度约 5-8 米,厚度约9.6米。沙墩陂水利工程的功能集蓄水、灌溉、防洪三位一体,最初是大万世居月池的补给水源。
▲沙墩古陂坝跌水景观
▲沙墩古陂坝的坝体
关于沙墩陂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清朝的“东有沙墩陂”——只是作为大万世居的注脚出现。沙墩陂流水汩汩,水质清澈,在风水先生眼中是一块宝地。水在堪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风水的首要原则是: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因此沙墩陂得以在风水运用当中留下只言片语。据考证,大万世居为曾氏家族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所建,坐东面西。传说1763年,当传公(端义公的后代)决定在此立祠和建筑世居时,便请来风水先生对这片地方作风水鉴定,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理由是:东有沙墩陂,水流汩汩;南有青龙白虎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肥沃,正是开垦良田、勤劳致富的宝地。这便是沙墩陂最早的记录。
▲大万世居
沙墩陂作为大万世居客家围屋的附属历史遗存,在1984年得以一并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7月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墩陂可观水,亦可赏景。经过2021坪山河流域短小支流综合整治,大山陂河道的风貌与各种便民设施均得到了整体提升。市民可以沿着大山陂水碧道漫步,欣赏绿树成荫、鹭鸟翩飞的生态美景。
▲大山陂水碧道
任由岁月变迁,沙墩陂依旧水流汩汩,而文字未记载处的吉光片羽便藏在水流之中,静心方可窥见。
(文章图源:方向生态)
开放时间:06:00-21:00
预约指南:免费,免预约
导航定位:大山陂水碧道
地理位置:深圳市坪山区大山陂河流上
交通路线:
1.公交站【大万世居】B678(单环线)、M143、M220、M294、M480、M564,导航前往大山陂水碧道,步行约870米。
2.公交站【黄沙坑】B760(单环线)、M143、M564,导航前往大山陂水碧道,步行约1.1公里。
3.地铁14号线【锦龙A口】,导航前往大山陂水碧道,步行约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