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库坐落在罗湖的东北部,深圳河的上游,是深港两地最重要的饮用水库,供水占香港城市用水量的70%,深圳的40%,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深圳水库”四字由广东第一任省委书记陶铸于1960年3月4日题写
20世纪50年代,香港每逢旱季总免不了闹水荒,最困难的时候,每4天才能供水4个小时。为帮助香港解决缺水问题,广东省政府决定兴建深圳水库。1959年11月5日,深圳水库修建工程正式动工。1960年3月4日,长近1000米、高达30米的深圳水库主坝建成。在那个没有太多先进技术的年代,数万民工决战堤坝。扣除春节放假和雨天停工的影响,全体建设者用99天完成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史称“百日堤坝”。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库正式向香港供水,缓解了香港用水的燃眉之急。时至今日,深圳水库旁“一定把深圳水库建好”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这是老一代建设者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对一河之隔的香港同胞最深切的挂念。
1962年9月至1963年5月,我国华南地区遭受罕见大旱,香港九龙地区水荒严重,300多万居民用水困难,香港所有水塘的存水只够香港人饮用43天。为了增加供水量,1963年12月,中央财政拨款兴建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1964年2月,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建设者们以“让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冲天干劲,仅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无比艰巨的任务。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通过深圳水库正式对港供水,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至此,库容达4577万立方米的深圳水库成为深圳、香港两地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水库水功能区标志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虽然水库设有围栏保护,但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一睹水库芳容。沿着东湖绿道—仙湖绿道—淘金山绿道前行,总长约17公里的绿道蜿蜒向前,一路绿树成荫,可以观看属于深圳水库的“只此青绿”——平静的水面偶尔漾着一圈圈炫目的波纹,水库边缘是绿意绵延的山脉。走在绿道上,一边是秀丽的深圳水库,另一边是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以及梧桐山,蓝天碧水,青山杳杳,景色怡人。
▲深圳水库景色如写意山水画
半程漫步在绿意盎然的绿道里,半程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公路边。秀美的风景、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令人身心愉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山水诗中那些令人向往的场景,真真切切存在着。想亲眼目睹深圳水库的壮阔景色,感受依山傍水的天然氧吧吗?周末不妨沿着绿道环湖观景,或徒步或骑行,感受深圳山水的魅力!
(文章图源:方向生态)
开放时间:水库不开放,可走17公里环湖线观景
预约指南:无
导航定位:深圳市罗湖区深圳水库
地理位置:深圳市罗湖区东北部
交通指引:
1.公交站【九尾岭隧道口】29路;52路;64路;高峰专线97路;M140路;M172路,导航前往深圳水库,步行约1.6公里。
2.公交站【东湖人行天桥】351路;M172路;64路;29路;1路;211路;M140路,导航前往深圳水库,步行约1.5公里。
3.地铁站【太安站D出口】地铁7号线,导航前往深圳水库,步行约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