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好水、治差水“双线”作战,治水、治产与治城深度融合 深圳治水成功背后的秘密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8-30 11:1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夏日的沙井老街,老人们在凉亭里闲话家常,孩童在铺满鹅卵石的甬道上嬉戏,葱郁的树木成了纳凉的天幕,一旁只有几米宽的河道,清水潺潺流淌。

  逐水而居,是不少“老深圳”的期盼。但初次来沙井打卡的游客也许不知,曾几何时,这条并不宽敞的河流——龙津涌,却是让人掩鼻而过的“黑臭河”,同时也是广东省深圳市第一大河——茅洲河的一条三级支流。

  “你刚看到凉亭里有很多老人孩子聚在一起,但在2017年,亭子里根本待不住,就连这条河道都是被围起来的,不仅气味难闻,蚊虫还特别多,丝毫不夸张。”深圳市宝安区水务工程事务中心工程一部部长唐晓斌告诉记者。

  几年的时间,究竟是什么让龙津涌乃至整条茅洲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圳治水摸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从龙津涌开启了深圳治水的探寻之旅。

  治差水挥别黑臭

  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沙井古墟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以沙井老街为主线,是深圳现存面积最大、最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而龙津涌就是古墟内一条古老的河涌。附近有着长达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十几处祠堂、古井、牌坊和遗迹等。

  但在5年前,即便有着历史遗迹,这里也因为河流黑臭少有游客前来。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广东时,指出茅洲河大量污水直排、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作为茅洲河的三级支流,龙津涌也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墨水河”。

  于是,借着环保督察整改契机,深圳开始大力推进全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其中在城中村治理黑臭水体,更是全市治水的一大难点。

  城中村里治水本就难度很大,要在有着南宋遗址的城中村治水更是难上加难。这里房屋密集、地基浅,一挖还容易塌陷。要让龙津涌摆脱黑臭,还不能破坏古建筑群,一道难题摆在唐晓斌和他的同事们眼前。

  “当时设计单位告诉我们,如果要根治黑臭,河道两边差不多10米范围内的建筑都得拆掉。我们测算了一下,拆迁的量要达到3万多平方米,工程量非常大。所以一直到2019年的时候,其他河道和支流都治理得差不多了,龙津涌这里还是一筹莫展,成了茅洲河治理的一个‘心病’。”唐晓斌告诉记者,“终于在有一天,工程师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上下层的方案。”

  唐晓斌给记者解释道,本来龙津涌是一条黑臭水体,要进行淤泥和垃圾的清理,这样一来,河道就变深了,那这多出来的几十厘米深的空间就相当于一个“B2”层,作为走污水的通道。上面一层还是正常的河道,作为不受影响的“B1”层,“两层之间分隔封闭,互不干扰。”

  这样的设计从未有过先例,突破了常规的设计思路,但团队认为这个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城中村的原貌,也可以让加建的河道管网有了排污的“通路”。

  就这样,工程团队挨家挨户摸排,查缺补漏,在屋舍间架设排污管道,接到加深的河道层,让污水有了统一的出处。同时,还对沿线破损的栏杆进行修复,在河道起点进行补水。

  “从2019年工程完成到现在,3年的实践证明了,最底下的排污层没有出现堵塞的情况,运行效果良好。”唐晓斌自豪地跟记者说。

  如今的龙津涌游客如织,成为深圳新的“打卡点”,而龙津涌的整治工程也成为茅洲河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

  就这样,“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成为近年来深圳治水的目标。面对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深圳市委、市政府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拆除黑臭水体沿河违建134万平方米,拔掉西乡河“红楼”、龙岗河“龙舫”等一批积弊20多年的沿河违建,2019年底全面完成黑臭水体和小微黑臭水体整治并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解决水污染这一发展短板,深圳采取了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以流域为单元,将治水项目整体打包,发挥大型企业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推动治水项目质量、效率大提升。

  同时,深圳创新推行河流水质科技管控,建立“132个视频+123个微站+300人巡查队伍”的全天候巡查监管体系,让全要素管控、科技化监管贯穿全流域。

  水污染问题根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因此,正本清源、提标拓能也成为深圳治水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深圳新建污水管网6555公里,逐个小区、楼宇开展立管改造,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5万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4万吨/日。一系列措施之下,深圳市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整体性、根本性、历史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