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12-26 19:5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一只名为中华仙鹟的鸟被发现在深圳首次现身,引人关注。除了中华仙鹟,今年以来,深圳还新记录到虎纹伯劳、远东苇莺、北鹨、灰冠鹟莺、白眶鹟莺等6种鸟类。新鸟种频频现身,是深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生动见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年来,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突出“降碳”,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圳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动节能降耗,在全省率先试行用能预算管理,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6%,高于预定目标3.1个百分点。

  突出“减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标志性战役。一是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2.8万吨/日、总处理能力达到774.3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84.35%,水质净化厂进厂BOD平均浓度达111.84毫克/升。二是持续擦亮“深圳蓝”品牌,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大气面源污染管控。三是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7.0%、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危险废物实现100%安全处置。四是以“绣花”功夫守护“宁静城市”。五是强力开展“利剑六号”专项执法行动。截至11月底,全市共行政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690宗,处罚总金额6810.26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4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13宗。

  突出“扩绿”,提升生态环境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启动全市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我市生态资源等级为优良的面积比为71.81%,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为38.5%,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首个国家野外站落户深圳。

  突出“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加快发展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行绿色制造。二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突出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深化综合改革,深圳市“打造气候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服务新模式”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开展全市及各区GEP核算。二是推进一网统管,完成“三线一单”数据在CIM平台和“多规合一”平台落图应用。上线基于GIS的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建成环境质量分析系统,实现生态环境全要素质量分析与全景式形势研判。三是强化监测支撑,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重点园区VOCs走航监测,试点开展温室气体监测、海洋碳汇监测。

  一年来,深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水环境方面,今年1—11月,深圳21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5.2%,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310条河流优良水质河长占比为64.4%,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34座饮用水水源水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均100%达标。优良海水水质面积比例为52.8%,达到省下达的考核目标。

  大气环境方面,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AQI达标率为91.3%,臭氧评价浓度为155微克/立方米。

  声环境方面,全市21个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为100%,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为75%,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一年来,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捷报频传: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世界瞩目;深圳市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福田区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龙岗区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光明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获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奖;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和华侨城湿地获评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

  下一步,深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深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的2025年、2035年工作目标、“十大行动”以及60项任务220项措施,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和模范城市。(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