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水清 河长有责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3-02-15 10:0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沙洲点点,水流灵动,鱼虾成群,茅草茂盛——这条广东深圳与东莞的界河,因其美景得名“茅洲河”。如今在茅洲河里龙舟竞渡、赛艇争流的人们清楚地记得,这里曾经河水“黑如墨、臭如粪”,一度是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电镀、线路板等重污染企业高度集中,长期超负荷的污染排放使茅洲河不堪重负,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严重影响流域内300万人的生活。作为界河,茅洲河治理还曾长期面临多头治水的难题,时常出现“这边治理那边污染”的状况。

  2015年底,深圳联合东莞成立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两地联手实施流域统筹、系统治理。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担起“市级河长”的责任,多次巡查调研茅洲河治理情况,要求“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为压实河长责任,茅洲河流域共设置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共178名,对各项工作实行分头负责、分项落实,每位河长确定一个联系部门,协助其履行职责,实现治水工作的地方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

  2017年以来,茅洲河流域各级河长巡河36708次,共协调解决事项10490项。在“河有人管、责有人担”的机制下,茅洲河流域水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好,水质从黑臭水体转变为Ⅳ类水,仅用4年就补齐了40年来的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河长制带来的“河长治”也激发了全民参与治水护水的热情。如今,茅洲河流域近万名“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定期巡河,协助政府河长发现和解决问题,齐心协力保卫这来之不易的清透碧水。(来源:人民日报)